“一把手讲安全”---强化安全意识 靠实安全责任 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甘肃省水务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党委书记、董事长 汪 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福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紧紧依靠群众、广泛发动群众,最大限度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今年6月是全国第二十二个“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其意义在于,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普及安全知识、培育安全文化、凝聚安全共识,营造“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社会氛围,使每个人都能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在全社会积极营造人人关心安全、人人参与安全、人人呵护安全,共筑安全的浓厚氛围,做到防微杜渐、防患未然,确保各行业安全生产。
今年以来,全国生产安全事故多发,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当前,公司对安全生产工作总的要求是,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严格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十五条硬措施”和省委、省政府“三十五条具体措施”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压实责任,真抓实干,消除隐患,强化管理,严防死守,确保安全事故零发生。
一、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思想自觉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责任重于泰山,须臾不可放松。公司各级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扎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提高政治站位,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到当前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高效统筹工程建设、供水保障和经营管理等工作,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要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敬畏生命、敬畏制度、敬畏责任,警钟长鸣、毫不放松,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坚持预字当先、实字托底,坚决克服麻痹懈怠思想,牢固树立、充分认识持续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进一步强化底线思维、红线意识和职责意识,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更加努力扎实工作、拿出更加管用的举措,抓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落实,尽最大努力杜绝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以抓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行动践行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二、强化责任传导,拧紧压实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链条
落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是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只有勇于承担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才能防得住事故、守得住安全。公司各单位、各部门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要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牢牢把握责任制落实这条主线,不断织密安全生产责任网,确保安全生产各项机制、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要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各级各部门要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主要负责同志要认真履行防风险保稳定第一责任人的责任,靠前抓直接抓,其他负责同志要认真履行各自岗位的安全责任,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把责任落实到部门、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头,进一步织密安全生产责任链、防护网。要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二要切实落实监管责任。公司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强化监督管理责任落实,做到安全生产监管无盲区。要建立健全以安全生产监管责任为核心,包括安全管理、检查、培训教育、奖惩、事故报告、责任迫究及应急救援等规章制度,切实履行好监管职责。要坚持靠前指挥,深入基层、深入现场,查隐患、严监管、堵漏洞,对存在重大风险、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工程建设项目,必须责令停工停产,严格整顿整改,严防事故发生。
三要切实落实主体责任。各子(分)公司、直属项目部主要负责人必须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高度重视并亲自研究抓好安全生产,将安全生产责任分解到每个从业人员、每个工作岗位、每个工作环节,建立全员安全责任制,从思想上增强全员安全意识、从根源处减少安全生产事故隐患。要加强安全生产巡查检查和安全生产状况评价,切实摸清工程建设、生产经营、运行管理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层层抓好问题和风险隐患的整改落实。
三、紧盯重点领域,全面排查整治各类安全事故隐患
公司系统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安委会、省安委会的统一安排部署,深入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突出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带动全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落实,切实提高隐患排查和整改质量。要重点关注工程建设领域安全、水利工程运行安全、供排水安全、消防安全等重点领域以及重点部位环节,聚焦可能导致群死群伤的设施设备故障、非法违规行为、安全管理缺陷等重大事故隐患,扎实开展排查整治,坚决防止“死角”和“盲点”。要严格落实水利安全生产风险查找、研判、预警、防范、处置、责任“六项机制”,加快水利安全生产全面责任、隐患排查、监督管理、宣传培训、应急救援五大体系建设,着力“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求,推动公司安全生产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牢牢守住安全底线。
作为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责任人,我们要始终保持“睁眼睡觉”的警觉性,盯紧苗头隐患,坚决克服敷衍塞责、麻痹大意、侥幸过关等心态,切实把安全生产贯穿生产经营、工程建设的各领域全过程,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努力做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