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科院重磅发布:未来5年中国将缺粮1.3亿吨!中国粮食到底够不够

    社科院重磅发布:未来5年中国将缺粮1.3亿吨!中国粮食到底够不够

            1.3亿吨缺口引发焦点关注:中国粮食到底够不够?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下称社科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8月17日发布报告称,到“十四五”期末,中国有可能出现1.3亿吨左右的粮食缺口。

            粮食又不够了?一时间市场风起云涌,民众也开始心生忧虑。
            人民网刊登了该报告,并指出,上海、江苏、浙江、北京、天津五省市预计在2025年前后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值,引领全国农村发展。
            该报告预计,到2025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5.5%,保守估计新增农村转移人口在8,000万以上;农业就业人员比重将会下降到20%左右;乡村60岁以上人口比例将达到25.3%,约为1.24亿人。
            社科院的报告称:“目前农村发展中仍面临着诸多矛盾和问题,比如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农村老龄化日趋严重、农村民生短板突出、村庄分化日益加剧等,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缺口中八成是“动物口粮”
            未来1.3亿吨粮食缺口问题,因为没有报告的具体分项数据,经过不断发酵的舆论之后,让不少民众开始忧心忡忡。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粮食产量6.58亿吨。
            同期,中国粮食进口量约1.15亿吨,其中:大豆进口8804万吨,小麦进口310万吨,稻谷和大米进口308万吨,谷物及谷物粉进口2047.00万吨。在进口粮食中,大豆位居第一,居第二位的谷物及谷物进口粉包括玉米、高粱、大麦等粗粮。
            因为国家统计局没有公布中国粮食的消费量,假设2018年中国生产的粮食加上进口的粮食全部消费,总量是7.73亿吨,进口的粮食1.15亿吨占全国一年粮食消费量的比例为14.9%。
            进口粮食占比15%左右,与国外数据的分析结果相差不多。
            美国农业部数据,2018/2019市场年度,中国小麦、大米、谷物(含玉米、高粱、大麦、燕麦、黑麦)、大豆的消费量分别是1.25亿吨、1.43亿吨、2.87亿吨、0.85亿吨,总和是6.4亿吨。
            同期,中国上述粮食作物的进口量分别是314.5万吨、280万吨、1054万吨、8254万吨,进口粮食总和为0.99亿吨。
            按照上述数据,中国进口粮食占总消费量的比例为15.5%。
            从粮食全口径来看,中国粮食自给率可以达到八成以上;如果将口径缩小到主粮(小麦、大米、玉米),《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0》显示,2019年中国稻谷、小麦和玉米三大主粮的自给率达到98.75%,不存在进口依赖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进口的粮食中,大豆和玉米占了绝大部分,大豆、玉米主要是给生猪、禽类、水产这些动物做饲料,并不是给人吃。根据上述国家统计局2018年数据,仅仅大豆进口一项就占比总进口量的近八成。
            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年到2018年,全国居民谷物年人均消费量从138.9千克一路降低至116.3千克,而包括猪肉、牛肉、羊肉在内的肉类年人均消费量从25.6千克增至2018年的29.5千克,禽类消费量从7.2千克增至9.0千克,水产品从10.4千克增至11.4千克,蛋类和奶类消费也明显增加。
            中国现代化还在进一步推进,未来作为口粮的大米和小麦用粮食占比预计会进一步降低,生产肉蛋奶需要进口的饲料用粮继续增加,这是社科院预计的1.3亿吨粮食缺口的背景,这样的变化,此前发达国家已经经历过,这是消费方式的巨大转型,已经不能用粮食不够吃来解释。
            社科院最新发布的《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20》报告称,预计到2025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5.5%,保守估计新增农村转移人口在8000万人以上;农业就业人员比重将下降到20%左右;乡村60岁以上人口比例将达到25.3%,约为1.24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