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着力构建五大水网体系 努力实现三大安全目标
◆甘肃着力构建五大水网体系◆
努力实现三大安全目标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水利投资对“六稳”“六保”以及拉动经济增长、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作用,按照省委省政府促消费扩内需工作部署,省水利厅制定印发了《甘肃省水网建设专项实施方案》。
全省水网建设立足“水源少、调蓄缺、环境差、保障低”的水情实际,按照“拓大网、联小网、强骨干、成系统”的全域水网建设思路,坚持补短板、强弱项工作方向和抓项目、扩内需工作重点,从水源保障、区域互联、应急有备、环境宜居、智能感知等方面,着力构建“骨干+区域+城市+农村+智慧”五大水网,努力实现水资源安全、供水安全、水生态安全“三大目标”,是未来一个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安全保障的最重要支撑,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实施乡村振兴、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一带一路”黄金战略通道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等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1.构建骨干水网
以长江、黄河、内陆河三大流域水资源互联互通为目标,通过提高黄河干流、洮河、渭河、大夏河、白龙江、河西内陆河等重点河流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远期结合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进一步优化区域、流域水资源配置格局,构建全省重点河流互联互通的骨干水网。近期重点推进白龙江引水工程、引大入秦延伸增效项目,同步争取实施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阻止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合拢。
2.构建区域水网
依托骨干水网,构建“西控、南保、东调、中优”的区域水安全保障格局,提升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兰州—西宁城市群、陇东能源基地、兰白经济区、关天经济区、榆中生态创新城等重点区域供水保障能力。加快建设引洮供水二期骨干及配套、甘肃中部生态移民扶贫开发供水、兰州第二水源等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积极推进引哈济党、引洮济夏、古浪黄花滩生态移民区供水景电二期总干渠改造、陇南国家油橄榄基地供水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建设天水曲溪、平凉新集、酒泉洪水河等水库建设,推进讨赖峡等水库项目前期工作,开展水库清淤,全面提升区域水源保障能力。
3.构建城市水网
以“水源稳定、水质良好、保障有力、应急有备”为目标,通过完善重大引调水工程配套,推进地表水供水水源建设,构建多水源保障城镇供水工程体系。全省14个地级城市着力推进多水源和应急备用水源建设,加强水源联网联调。对当前仍没有骨干水源的59个县城,加强县城稳定优质水源建设,统筹当地水与引大、引洮、白龙江引水、引大延伸等工程外调水,积极推进地表水骨干水源建设,形成多源互济、互联互通、统筹调配的供水网络体系。
4.构建农村水网
加快农村人饮工程提质升级,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思路,通过骨干水源配套、城镇供水管网延伸、中小管网联网升级,进一步完善工程体系,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程度、饮用水水质达标程度、自来水普及程度和取用水便捷程度。同时大力推进实施县域水源项目,实施农村水系综合整治,深入推进灌区节水改造项目。
5.构建智慧水网
按照“一张网、一中心、一平台、一大脑”的水利信息化建设要求,以“资源调度控制可靠、安全防护及时可控、工程运管精细高效、信息服务便捷流畅”为目标,启动建设省级智慧水利平台,构建“深度感知、数据融合、智能应用”智慧水利网,统筹推进市县智慧水网建设。
为抓好《水网方案》的落实,省水利厅从强化部门协同、加大改革力度、紧抓政策机遇、全力加快建设四个方面明确了保障措施,并制定了《全省水网建设专项实施方案任务分工表》,细化工作任务26项,总投资2105亿元,明确工作目标及责任人、责任单位,坚持条块结合、以条为主推动落实,分层分级细化压实责任,努力推动水利补短板促投资政策落实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