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

        (1988年6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号发布 根据2011年1月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根据2017年3月1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根据2017年10月7日《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三次修正 根据2018年3月19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四次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河道管理,保障防洪安全,发挥江河湖泊的综合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河道(包括湖泊、人工水道、行洪区、蓄洪区 . . .

    获取更多 →
  • 黄河水利史

        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和山东9个省区,于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黄河流域是中国文明的主要发源地。由于上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它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下游自孟津以下因“善淤”,形成地上河;筑堤后则“善决,善徙”。近人统计在1949年以前的2000多年来平均三年两次决口(统计资料有缺略,实约每年一次),不堵就形成改道。黄河决口泛滥常北侵海河水系,南入淮河流域,造成河流在黄淮海大平原上迁徙。针对它的特性,自古兴水利就注意水沙并用:用水有供水、灌溉、通航,用沙有浑水淤灌和放淤等;除水害,在上中游要防止水土流失 . . .

    获取更多 →
  • 水系

            水系是指由河流的干流和各级支流以及流域内湖泊、沼泽或地下暗河形成彼此相连的集合体,又为河系。它包括流域内河流的干流和全部支流以及人工水道、水库、湖泊、沼泽和暗流等。河流是由一定区域内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所补给,经常性或间歇性沿着狭长凹地流动的水流。直接汇入海洋或流入内陆湖泊的河流称为干流。它汇集流域全部面积上的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直接汇入干流的河流称一级支流。汇入一级支流的河流称二级支流。余类推。如直接入海的黄河为干流。流入黄河的渭河为黄河的一级支流。汇入渭河的泾河为二级支流。水系的名称一般是用干流的河名或以注入的湖泊、海洋名命名,如长江水系、太湖水系 . . .

    获取更多 →
  • 导致缺水的主要原因及水位下降的后果

        就我国情况而言,导致缺水的主要原因有自然、人为两大因素。我国地理位置、地势条件决定了我国的一个基本的气候条件――季风气候,这样一个气候条件形成了我国每年自二月份开始,在暖湿气流的影响下,自南向北逐渐形成多雨区,到8月份止,此后便进入降温期,受西伯利亚寒流的影响,形成寒冷少雨季节。这样年复一年,循环不止,形成我国降雨主要集中在6-9月份,可利用的淡水不能有效的利用,白白流入大海,造成自然浪费。另一方面,人为地破坏生态环境加剧了水土流失浪费了水源。城市工业、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也存在浪费现象。工、农业的发展还对水资源造成严重污染。这些都是导致缺水的原因。    . . .

    获取更多 →
  • 水效标识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 6 号为推广高效节水产品,提高用水效率,推动节水技术进步,增强全民节水意识,促进我国节水产品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我们制定了《水效标识管理办法》,现予发布,自2018年3月1日起施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部长:陈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长:支树平2017年9月13日水效标识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推动节水技术进步,提高用水产品水效,促进节水产品推广,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 . . .

    获取更多 →